【摘要】在这充满了戾气的社会里,还是有一些人、一些事,传递着正能量,让我们继续相信爱和美好
曲么古体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一句曾经抒发爱情的诗句,一直也被形象的比喻着那些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在教学岗位的每一位老师。
头发里夹杂着丝丝白发,肿胀的眼皮、眼袋中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刻流露出的是慈祥还有那令人望而生痛的期盼;挺直的鼻梁、宽厚的嘴唇,黝黑的脸庞上刻满了刚毅。身材不高,身躯瘦小,但走起路来硕硕有风,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刻着深深的纹路,这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三地小学43岁的代课老师——曲么古体。
三地小学全景图
教室全景图
他坚守在这破败的校舍24年,坚守着只要坚持终会给大山带来希望的信念。
我们没有计算这24年里他培育了多少个学生?只知道在这贫困艰辛的环境下他从60元、450元、750元的工资领取到现在的1000元(可这1000元的待遇也已是数月未到账)。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初中毕业的他,开始了自学之路。几年前,他曾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200多名代课教师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第一名。他没有因取得第一名而自傲,现如今仍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力求补充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每三年招一次生,分三个班,当地很多孩子只有等高年级的学生毕业了,才能进入课堂。在2013年前他是学校唯一一名代课老师……
教室缩影
把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的他,家是他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昔日嫌他不能用太多时间照顾家庭的前妻,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坚持教学,母亲离去的最后一面他也未成见到,回家后,看到的只有冰冷的尸体;因山路遥远延误治疗的4岁女儿也在今年的4月份相继离去……
家庭的巨大变故,也未能让他放弃自己的坚守、自己的希望。
清晨走进他的家,与前妻所生的孩子已与他分家而过(在这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很早独立)。今年才满16岁的孩子,早早就起来上山种玉米了。现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小男孩在屋前嬉闹,看到陌生人的到来,怯生生的躲到一旁。勤快的妻子正在屋里忙活,他还在一旁蹲着批改昨晚未完成的学生作业。
当地几乎千篇一律的房屋
这简陋贫寒的家与村里所有的家庭都一样,饮食起居都在一块,门外就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老师,我们深知,任何的评价对您来说,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您是灵魂的工程师,希望的守护者,您是这个山村的福音,对于您的付出、您的坚守、您的信念,多少感恩词汇也无法面面俱到的表达……
只有您深知:贫穷不可怕,艰难困苦不可怕,没有知识才是可怕的。没有知识引领的生命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您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捍卫着知识的真理。
在此,请允许我们代表正能量公益联合会全体志愿者再次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
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人物捐助方式:
请把您的真实姓名、电话、地址或者工作单位以及所捐人物的报道标题、被捐助者姓名、捐助类型(捐款、捐物、或者其它)以及捐款的准确数额或者捐助物资的明细发送电子邮件到chengui@znlcn.org以便我们备档。
注:您的资料我们会妥善保管,不会透露给第三方。对于您不愿意公开的个人信息请在电邮里注明,我们回访公布时会进行隐藏。请及时将您每一次的汇款、寄物时间、金额以及汇款或者邮寄时的存根票号发邮件告知我们备档,我们将在网上予以公布。
如果您想给“曲么古体老师”提供帮助请您查看《捐助须知》:
http://znlcn.org/articlist.asp?menuid=1
COPYRIGHT(C) POSITIVE ENERGY PUBLIC PLATFORM
正能量公益平台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2196号-2
亿网行网络制作维护 腾媒大数据营销推广支持
电子邮箱:chengui@znlc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