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存者的煎熬——汶川孤儿在厦门》
下面要说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是一个悲惨叠加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小斌(全名范华斌),7岁,在厦门生活的汶川孤儿,也是一位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瘫的病儿,目前智力低下,不会说话;范德喜、谢小华夫妇,小斌养父母,在厦门靠打零工勉强度日,遇上雨天便没了收入。故事,要从2008年5月12日那场山崩地裂开始……
2.
左起为养父范德喜、汶川孤儿小斌、养母谢小华、小斌的二哥。范家人的老家在四川省射洪县,一个距离汶川仅30元钱车票的地方。512地震那日,两夫妇正在汶川看望在农行上班的妹妹。地震瞬间夺走了妹妹一家人的性命,范家的三间瓦房也化为齑粉。在一处瓦砾中,老范惊奇地发现一只小胳膊露出来,他拼了命地把孩子挖出来,孩子还活着。这孩子就是现在的小斌。
3.
尽管范家供着读大学的大儿子,还抚养着因贫辍学的二儿子,但老范的一时心软,还是变成了持之以恒的付出。小斌的待遇,远远高于范家的亲生儿子,家里四五天才买一顿肉,老范总是让小斌优先。
4.
但很快,范家就发现了小斌的不同之处:反复感冒发烧,抵抗力差,嘴唇经常发紫、大小便失禁、手脚发软不能行走。焦急的夫妇俩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可怜的孩子,竟然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瘫。巨额的医药费让夫妇陷入绝望。
5.
好在小斌的汶川遗孤身份落实下来。三家基金会为小斌的心脏手术出资40万元。手术历经9个小时,小斌原本缺损的心脏被修补。从此,他的胸口留下了一道十多厘米的“蜈蚣疤”。再过两年,小斌还需要接受后续手术取出钢板,为这笔费用,范家人一筹莫展。
6.
在心脏手术后一年,小斌又在成都受助接受了开颅手术,目的是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这次手术,范家需要自费1万元。术后,小斌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老范夫妻俩夜以继日地为小斌按摩肌肉,终于在去年,小斌渐渐地走了起来,大小便也可以自控了。而在失禁的这些年,谢小华甚至没有让小斌穿过湿裤子。
7.
为了生活,夫妇俩带着小儿子来到厦门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父子俩只能在老乡的帮衬下打些工地上的零工,收入极不稳定。谢小华在照顾孩子之余,还会捡废品、做家政,在一所学校打工时,她每天要煮200多名孩子的午饭。
8.
由于要打工,小斌曾经经常这样被谢小华关在家里。一次,谢小华从第一天早晨8点不停地加班到第二天下午6点,换来的是48小时的昏迷。
9.
谢小华粗糙的手与小斌胖乎乎的手叠在一起。老范家乡算命的人说,带银子对生病的小孩好。从不舍得给妻子买过任何首饰的老范,二话没说花了一百多元,给小斌买来了这个银手环。
10.
从收养小斌的那天起,老范夫妇就走上了一条“众叛亲离”的道路。如今,已没有亲戚愿意借钱给范家,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傻孩子”是个无底洞。很多邻居和工友曾不止一次地建议,把孩子扔在火车站,或者卖到闽西的山区里。
11.
如今,辛劳了半辈子的谢小华再也做不动了。她身染重病,疼痛时甚至抬不起手臂。但她一直拒绝手术,她担心手术后会人财两空,“多拖一天,我就可以多照顾小斌一天”。由于丧失工作能力,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12.
疾病缠身、备受煎熬的谢小华曾经几次走到海边企图自杀,但是一想到没有着落的小斌和没有结婚的二儿子,大哭一阵后,又扭头往回走。
13.
重病缠身的谢小华仍然想着出去挣钱,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为小斌找一所学校,让小斌“有羞耻心,至少能分清男厕所和女厕所”,这样,她也好腾出手来打工。
14.
但小斌略显愚痴的面孔,常常让母子俩被直接拒在学校大门外。7岁的小斌只能终日呆在家里自己写写画画。谢小华也曾联系过位于厦门同安的特教学校,但是因为她拿不出用工合同等材料,再次被拒。
15.
为了给小斌上学讨个科学的说法,谢小华曾带着小斌医院测过社会适应能力,结果显示小斌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轻度低下。谢小华觉得,小斌上学没有太大问题,“他很听老师话的”。但7岁的小斌,至今只会说些简单的词汇。
16.
小斌的家,租住在厦门杏林一片四川人聚集的城乡结合部。每天下午,空地上都会有许多四川籍的小朋友玩耍。但谢小华害怕小斌再次走丢,平时很少让他出来玩。小朋友们也不爱和小斌玩,因为小斌脾气不好会打人。
17.
谢小华总是想方设法地向我证明,小斌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好。给房东的花浇水,据说是小斌每天的必修课。
18.
一个花5元钱新买的玩具陀螺,就能让小斌乐呵地手舞足蹈。他喜欢吃西瓜,喜欢看喜洋洋,喜欢所有孩子都喜欢的玩具,但他却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哪怕拥有5件以上的玩具。即便这样,一点点新奇的东西,足以让他彻彻底底快乐起来。
19.
能自己去小店买零食,这是谢小华证明小斌能读书的又一大例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能分得清钱,知道不跟着陌生人走,他没有那么傻!”
20.
为了找学校,谢小华曾求助媒体,但联系她的却大多心怀不轨。“有一个人,不知怎么找到我电话,自称是马戏团的,想要租我的孩子;还有一个人,直接提出花10万买走孩子,聊了一会,我发现那人是器官贩子,看上了孩子的眼球。”谢小华至今气愤难平。
21.
上个月,23岁的二儿子被相恋一年多的女友抛弃。女友在得知小斌的存在后,狠狠地说,“要是我们以后生了孩子,还不得被这‘傻子’捏死,像这样的孩子,就该喂点老鼠药,装进麻袋沉到海里。”二儿子痛苦地离家出走,8天后,他被发现昏迷在海沧的海边。
22.
考虑到谢小华的病情,笔者曾再三向范德喜建议将孩子送往福利院,并表示会积极帮忙联系四川的相关部门。但范德喜有些犹豫。“第一,我担心福利院对小斌没有爱心,怕小斌吃亏;第二,这么多年我养条狗也养亲了,何况他还会咿咿呀呀叫我爸爸,我舍不得”;再者,这么多年我都养过来了,这时候脱手,我在老乡里的面子往哪搁?”
23.
但反复考虑后,老范还是同意笔者帮忙联系四川的福利院。他甚至当着病妻的面残忍地说道:“我就算失去老婆,我也不能失去小斌,小斌没爹没娘,他比我的孙子还重要;我就是一个人讨饭,也要把孩子拉扯大”。
24.
范家人计划,到了7月,要是厦门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们就带着孩子回四川老家想办法。但临走前,他们有个愿望,就是带着小斌去鼓浪屿玩一趟。尽管来厦门多年,鼓浪屿对于忙于生计的一家人还只是个传说。为了实现小斌和家人的心愿,腾讯大闽网的编辑在6月1日儿童节这天,带一家人上岛游玩,给小斌认真过个节。同时,我们也在联动腾讯大成网,帮助小斌联系四川的福利院,以备范家的需要。
《幸存者的煎熬——汶川孤儿在厦门》拍摄手记
下面要说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是一个悲惨叠加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小斌(全名范华斌),7岁,在厦门生活的汶川孤儿,也是一位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瘫的病儿,目前智力低下,不会说话;
范德喜、谢小华夫妇,小斌养父母,在厦门靠打零工勉强度日,遇上雨天便没了收入。
故事,要从2008年5月12日那场山崩地裂开始……
生机:瓦砾中的一条手臂
范德喜和谢小华都是四川射洪县人,只要花30元,就可以从他们的老家坐班车到汶川。
谢小华有一个失散多年后相认的妹妹在汶川工作。地震前两天,两夫妇正巧去汶川走亲戚。
山崩地裂突如其来时,两夫妇正巧在露天场所,幸而躲过一劫。
可往日的姐妹情深竟化作天人永隔。事后多日,谢小华才确定,妹妹、妹夫以及妹妹的公公婆婆尽数遇难。夫妇俩在老家的三间瓦房也化为齑粉。
就在她焦急打听妹妹下落时,在一片瓦砾堆里,细心的丈夫发现了一只幼儿的手臂。他拼了命地把孩子刨出来,奇迹的是,小家伙还有气。
善良的老范二话没说将孩子收养下来,尽管,他只是普通的农民,尽管他要供读大学的大儿子,要抚养辍学的二儿子。
噩运:先天性心脏病+脑瘫
再痛的悲怆也会被时间平复,逝者安魂,生者的日子还要继续。
这个死里逃生的孤儿,被取名小斌。范德喜夫妇待他,胜过亲生儿子。
但很快,夫妇俩便发现小斌很不对劲:经常性地感冒发烧、嘴唇发紫、不会说话、手脚发软不会走路。
辗转求医,他们这才知道,小斌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斌以及脑瘫。他们实在是想不通,这么凶恶的病,为什么会叠加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
疼爱“变本加厉”,他们甚至没让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小斌穿过湿裤子。
听算命的说,小斌这种病,带银饰有好处,老范眼都不眨就花了一百多元买来了银手圈,但却从没给妻子买过半点饰品。
为了养活孩子,范德喜曾去挖过煤;没钱给孩子买奶粉,范德喜就去河里打鱼换钱。但小斌做心脏病手术所需要的40万元,对这个农民家庭,无疑是天文数字。
幸运的是,2009年,小斌的手术得到了三家大型基金会的全额资助,他那颗缺损的心脏被补齐了。从此,他的胸口留下了一道10余厘米长的“蜈蚣疤”。
2010年,小斌又受助进行了开颅手术,为的是解决行走障碍。这次,范家承担了1万元医疗费。
但手术并非立竿见影,为了防止小斌的肌肉萎缩,夫妻俩常常轮流为他按摩肌肉。
直到去年初,小斌才慢慢地学会了行走,大小便也能自理了。
但孩子的心脏状况依旧不稳定。几个月前,心脏出现异样,谢小华只得带着孩子从厦门回到成都,自费8000元治病。
包袱:收养孩子被骂“脑子烧坏”
收养小斌,本出于范德喜不考虑后果的一时冲动。自那一刻始,范德喜夫妇便走上了“众叛亲离”的路。
最先表示不满的,是他俩的亲生一对儿子。
由于家境贫困,全家只能供养大儿子读大学,成绩优异的二儿子被迫辍学。可让他心寒的是,父母却有钱为他抚养一个“傻子弟弟”。
收养孩子前,懂事的大儿子总会勤工俭学为母亲买衣服。可如今,早已大学毕业的他在外省一家效益不错的国企工作。谢小华说,可能由于积怨,他很少往家里寄钱。
持同样想法的,还有夫妇俩的所有亲戚和在厦门打工时认识的同乡。
如今,已没有亲戚愿意借钱给范家,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傻孩子”是个无底洞。
很多邻居曾不止一次地建议,把孩子扔在火车站,或者卖到闽西的山区里。
上个月,23岁的二儿子被相恋一年多的女友抛弃。女友在得知小斌的存在后,狠狠地说,“要是我们以后生了孩子,还不得被这‘傻子’捏死,像这样的孩子,就该喂点老鼠药,装进麻袋沉到海里。”
二儿子痛苦地离家出走,8天后,他被发现昏迷在海沧的海边。
煎熬:曾有器官贩子惦记孩子的眼球
为了生活,夫妇俩带着小儿子来到厦门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父子俩只能在老乡的帮衬下打些工地上的零工,收入极不稳定。
为了生活,谢小华常常把孩子锁在家,去流水线上上班。一次,她从第一天早晨8点不停地加班到第二天下午6点,换来的是48小时的昏迷。
为了生活,谢小华在照顾孩子之余,还会捡废品、做家政,在一所学校打工时,她每天要煮200多名孩子的午饭。
终于,她彻底累病了,病得很重,钻心的疼痛令她常常抬不起手。
但重病缠身的谢小华还想着出去挣钱,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为小斌找一所学校,让小斌“有羞耻心,至少能分清男厕所和女厕所”,这样,她也好腾出手来打工。
可小斌的愚痴面孔,让谢小华吃尽了闭门羹,看遍了人间的丑恶嘴脸。多少次,她走向海边企图轻生,但想起无依无靠的小斌,又放弃了。
为了找学校,谢小华曾求助媒体,但联系她的却大多心怀不轨。
“有一个人,不知怎么找到我电话,自称是马戏团的,想要租我的孩子;还有一个人,直接提出花10万买走孩子,聊了一会,我发现那人是器官贩子,看上了孩子的眼球。”谢小华至今气愤难平。
未来:“失去老婆可以,失去小斌不行!”
发生在去年的一次危机,夫妇俩至今后怕。当天,小斌正在楼下玩耍,一男一女走上前搭讪,手头有事的谢小华并没在意,不料一转眼,人就不见了。
惊慌的夫妇,发动了许多老乡,最终在两站公交远的地方找到了孩子。
从此,夫妇俩尽量不带孩子外出,怕再发生什么他们不敢想象的情况。
大约在十岁时,小斌还要回成都(因为医疗关系在成都)做一个后续的开胸手术,将当年用于固定的钢片取出,这笔几万元的费用需自费。
考虑到谢小华的病情,笔者曾再三向范德喜建议将孩子送往福利院,并表示会积极帮忙联系四川的相关部门。但范德喜再三迟疑。
“第一,我担心福利院对小斌没有爱心,怕小斌吃亏;第二,这么多年我养条狗也养亲了,何况他还会咿咿呀呀叫我爸爸,我舍不得”;再者,这么多年我都养过来了,这时候脱手,我在老乡里的面子往哪搁?”
但反复考虑后,老范还是同意笔者帮忙联系四川的福利院。他甚至当着病妻的面残忍地说道:“我就算失去老婆,我也不能失去小斌,小斌没爹没娘,他比我的孙子还重要;我就是一个人讨饭,也要把孩子拉扯大”。
对于小斌的未来,老范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把家里在地震废墟上重建起来的三间瓦房留给小斌,让二儿子自己想办法盖房。
他们幻想着小斌长大后会变得智力正常,能够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眼下,他们计划着要是到了7月,厦门还没有学校肯接受小斌,他们就带着孩子回老家想办法。
但是离开厦门之前,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孩子去趟传说中的鼓浪屿,虽然他们一家已来厦多年。
捐助方式
养母谢小华个人账户:6212 2641 0000 3432 980
户名:谢小华 开户行:厦门工行
谢小华手机:136 1606 7737
COPYRIGHT(C) POSITIVE ENERGY PUBLIC PLATFORM
正能量公益平台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2196号-2
亿网行网络制作维护 腾媒大数据营销推广支持
电子邮箱:chengui@znlcn.org